血壓篇(6):β-受體阻斷劑的用藥疑慮
文:張國柱(Chang,Kuo-Chu)
台大醫學院退休
日期:2018/12/19
好友罹患慢性高血壓,長年服用一種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「β-受體阻斷劑(β-blocker)」,心跳與血壓都受到良好的控制,但不知道該藥的作用原理為何,並擔心長期服用是否會有重大的副作用?由於我在醫學院混過一段時間,好友便要我幫他解開疑慮,我也就義不容辭,盡力而為了。
首先請先了解兩個與血壓有關的公式:
(1) 血壓=心輸出量(cardiac output)× 總周邊血管阻力(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)
(2)心輸出量=心摶出量(stroke volume)× 心跳(heart rate)
人體95%以上的血管是受交感神經所支配,僅有5%不到的血管是受副交感神經所支配。交感神經興奮所釋放的物質是正腎上腺素(norepinephrine,NE)。正腎上腺素可作用在α-受體(包含α1-和α2-受體)以及β-受體(包含β1-和β2-受體)。對心血管功能而言,β1-和α1-受體扮演著主要的角色。在心臟方面,NE作用在竇房結的β1-受體,能夠加速心跳;作用在心肌的β1-受體,能夠增強心肌收縮力;作用在心肌的α1-受體亦有相似β1-受體的效應,只是作用比β1-受體弱許多,甚至對心肌收縮力的影響不大。對血管平滑肌而言,NE與β1-受體作用卻能夠造成血管平滑肌的舒張而降低血管阻力;NE與α1-受體作用,則會造成血管平滑肌的收縮而增加血管阻力。
β-受體阻斷劑的作用便是與NE競爭,阻斷NE和其受體的結合,達到預期的療效。β-受體阻斷劑可分為(1)具選擇性的β1-受體阻斷劑(selective β1 blocker),僅能阻斷β1-受體,(2)不具選擇性的 β-受體阻斷劑(nonselective β blocker),可同時阻斷β1-和β2-受體。β2-受體阻斷劑沒有什麼臨床應用價值,它只會帶來令人困擾的副作用,諸如氣管的收縮(因此氣喘的患者禁用此類藥物)和血管反射性的收縮。β-受體阻斷劑的作用:(1)降低心臟β1-受體的活性,進而降低心跳和心臟收縮力,導致心輸出量的下降,並且能夠降低心肌的耗氧量;(2)降低腎素(renin)的分泌,進而降低 angiotensin II 的形成,導致血管阻力的下降;(3)透過 angiotensin II 的減少以降低 aldosterone 的釋放,因此能夠降低鈉及水份的滯留而降低體循環的總血量,進而降低心輸出量。雖然 β-受體阻斷劑作用在血管的β1-受體會造成血管平滑肌的收縮而增加血管阻力,但是它對腎交感神經活性的抑制作用,則被視為是降低周邊血管阻力的主要機制。因此,β-受體阻斷劑的主要作用在於降低心輸量和周邊血管阻力,達到治療高血壓的目的。
β-受體阻斷劑的副作用,除了上述阻斷 β2-受體的副作用外,尚包括造成低血壓、心跳過低、疲憊、失眠和性功能障礙(sexual dysfunction)。除此之外,β-受體阻斷劑亦可能造成低血糖,並會影響血脂的分佈(lipid profile):增加三酸甘油脂(TG)、降低高密度脂蛋白(HDL);但它不會影響總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(LDL)。
好友所使用的降血壓藥物是屬於第三代的 β-受體阻斷劑。它除了能夠降低 NE 與其受體的結合外,亦擁有產生一氧化氮(nitric oxide,NO)的能力,可造成血管平滑肌的舒張。使用低劑量時,該藥為具有良好專一性的β1-受體阻斷劑,但若是高劑量時,該藥便喪失了專一性而同時擁有阻㫁 β1- 和 β2-受體的能力,這會帶來令人困擾的副作用。若真有嚴重、不良的副作用產生時,一定要向你的主治醫師據實以告,絶不可隱瞞,特別是性功能障礙。醫師會根據你的主訴(chief complain)來調整適合你的用藥,絶不可隨便停藥,因為隨意停藥,會有戒斷症候群(withdrawal syndrome) ,對病情會更加悪化,嚴重時有增加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!
結語
高血壓的併發症相當嚴重,是生命的潛在殺手,因此一定要找合格的醫師加以診斷和治療。再次強調:病患應依照醫師的指示「按時、按劑量」服藥,不可自行加減;因為醫師不會知道你是否按時服藥或藥量的多寡,門診時醫師只會依照醫囑來審視藥物對病情的效用。若真有嚴重、不良的副作用發生時,一定要向主治醫師據實以告,絶對不可隱瞞而自行停藥。醫師會根據你的主訴來調整所用的藥物和劑量,以順應你的身體狀況。若因你的擅自主張而誤導醫師的判斷時,後果則將只有自己負責與承擔了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