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耦合篇(2):心臟做功之效率
文:張國柱(Chang,Kuo-Chu)
台大生理所退休
日期:2020/11/01
以能量、力學的觀點言,心臟可視為一種轉換器(transducer),將心肌細胞的化學能轉換為心臟所做的力學功(mechanical work),是個能量力學轉換器(mechanoenergetic transducer)。既然心臟是種能量力學轉換器,那麼轉換效率便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。本文將著重於心臟力學效率(cardiac mechanical efficiency)與心臟收縮效率(cardiac contractile efficiency)之討論。
心臟所做的力學功
心臟所做的力學功有二:(1)心臟收縮過程中,為了克服動脈物理性之阻礙血液循環所做的功,稱之為外部力學功(external mechanical work,EW),其目的就是要產生血流以供應各組織、器官行代謝之所需;(2)心臟收縮過程中無法將之轉換為 EW 的能量,在舒張過程中完全以熱的方式消耗掉,也就是心臟所做的虛功,稱之為位能(potential energy,PE)。因此心臟所做的總力學功(total mechanical work)便是 EW 與 PE 之和。
左心室壓-體積迴圈(pressure-volume loop of the left ventricle)
縱座標為左心室壓,橫座標為左心室體積,那麼在一個心週期,左心室壓與左心室體積所圍的迴圈便是左心室壓-體積迴圈,迴圈所圍的面積便是 EW。此外收縮末期壓-體積關係(end-systolic pressure-volume relationship,ESPVR)、舒張末期壓-體積關係(end-diastolic pressure-volume relationship,EDPVR)和等體積舒張期(isovolumic relaxation period,IRP)所圍成近似三角形的面積便是 PE。EW 與 PE 之和稱為左心室壓-體積面積(pressure-volume area,PVA),也就是心臟所做的總力學功,PVA = EW + PE。
心臟耗氧量(VO2)與 PVA 之關係
縱座標為VO2(注意:單位為 mLO2/beat,而非 mLO2/min),橫座標為 PVA(單位為mL.mmHg/beat),此時VO2與 PVA 之關係呈現線性,其數學式為
VO2 = a·PVA + b 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(1)
a 為直線之斜率,其倒數(1/a)即為心臟收縮效率;截距 b 為卸載耗氧量(unloaded VO2)。卸載耗氧量有兩個分量:(1)供應心肌細胞行基礎代謝(basal metabolism)之VO2,為細胞維持活性(viability)、完整性(integrity)所必需;(2)供應細胞激活(cell activation)之VO2,為調控細胞鈣離子、興奮-收縮耦聯(excitation-contraction coupling)所必需。卸載耗氧量與 PVA 無關,又稱為非PVA-相依耗氧量(PVA-independent VO2)。此外總耗氧量與卸載耗氧量之差,稱為過載耗氧量(excess VO2 = VO2 - unloaded VO2)。過載耗氧量與 PVA 有關,亦稱為 PVA-相依耗氧量(PVA-dependent VO2)。
心臟效率
從化學能-力學轉換器之觀點,我們將討論以下兩種心臟效率:
(一) 心臟力學效率
根據定義:心臟所做的外部力學功(EW)對 供應心臟並為心臟所使用的總能量之比值,稱之為心臟力學效率。在有氧情況下,心臟所使用的能量等於心臟的耗氧量(VO2),因此「心臟力學效率 = EW/VO2」。EW/VO2 為左心室末期收縮彈性(LV end-systolic elastance,Ees)和等效動脈體積彈性(effective arterial volume elastance, Ea)之函數。
EW 和 PVA 可表為 Ea/Ees 之函數:
EW = Ees(Ved-V0)2{(Ea/Ees)/[(1+(Ea/Ees)]2} ⋯⋯⋯⋯⋯⋯⋯(2)
Ved為左心室末期舒張體積(end-diastolic volume);V0則是 ESPVR 之截距。
PVA = Ees(Ved-V0)2{(Ea/Ees)/[(1+(Ea/Ees) ]2}[1+(Ea/Ees)/2] ⋯(3)
結合公式(1)~(3)可得
EW/VO2 = 1/{a[(1+0.5(Ea/Ees)]+[b(1+Ea/Ees)2]/[Ea(Ved-V0)2]} ⋯(4)
Ees 代表心臟收縮力,Ea 代表心室後負荷。Ea 與 VO2、EW、EW/VO2之關係是值得注意的事項。由公式(2)可知:當 Ea = Ees 時,EW 達到最大;由公式(4)可知:當 Ea = Ees/2 時,EW/VO2 達到最大。因此理想的心血管系統應在最佳化的 EW/VO2 下或在最大化的 EW 下運作,需要實驗數據加以驗證。若Ees維持不變,Ea 的增加將導致 VO2 的增加和EW/VO2、EW 的下降,並且顯示 EW/VO2 比 EW 對 Ea 的變動更加敏感。此外較弱心臟(weaker heart)比較強心臟(stronger heart)的 EW/VO2、EW 對 Ea 的變動來的敏感。
(二) 心臟收縮效率
「心臟收縮效率 = PVA/excess VO2」,也就是方程式(1)中斜率 a 的倒數,1/a。PVA/excess VO2 是兩步驟能量轉換效率的相乘積。第一個步驟是 excess VO2在粒線體進行氧化磷酸化所產生 ATP 之轉換效率(conversion efficiency),第二個步驟是從 ATP 到 PVA 之轉換效率。心肌熱力學推算的結果顯示:從 VO2到 ATP 自由能的效率約為 60~70%。由狗的實驗數據得知:左心室從 excess VO2到 PVA 的轉換效率約為 30~50%。因此推算狗心肌收縮元件(contractile machinery)從 ATP 到 PVA 之轉換效率約為 60~70%。由於PVA/excess VO2 相對穩定,因此從ATP 到 PVA 之效率也保持相對穩定,不受負荷、心跳和收縮狀況之變化所影響。由於 PVA 是EW 與 PE 之和,因此心臟後負荷太高將導致 EW 的下降和 PE 的上升,進而降低心臟力學效率(EW/VO2),使得從 VO2到 EW 之轉換率約為 0~30%。由此可知高血壓或主動脈狹窄之病患,其心臟力學效率有下降的趨勢,改善之道為降低心臟後負荷。
當使用強心劑(positive inotropic agents)增加心臟收縮力時,心臟的耗氧量也隨之增加。有趣的是:強心劑並不改變斜率 a,意謂著:強心劑並不改變心臟收縮效率。所增加之耗氧量來自於截距 b 的增加。此外強心劑亦不影響基礎代謝所需之耗氧量,因此所增加的截距 b 是用於心肌細胞鈣離子、興奮-收縮耦聯之所需。
結語
心臟是個能量-力學轉換器,將心肌化學能轉換成心臟力學功。至於理想的心血管系統應在最佳化的心臟力學效率(EW/VO2)下運作或在最大化的心臟外部力學功(EW)下運作,需要實驗數據加以驗證。在心臟收縮力沒有改變的情況下,後負荷的增加會提高心臟的耗氧量、降低心臟外部力學功和心臟力學效率。相反地,當後負荷不變時,增加心臟收縮力,耗氧量也隨之增加,但並不改變心臟收縮效率(PVA/excess VO2),所增加之耗氧量是用來處置心肌細胞鈣離子、興奮-收縮耦聯之用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