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化外篇:非藥物之抗衰老療法
台大張國柱
衰老細胞(senescent cells)的累積是老化相關慢性疾病和老年症候群的主要趨動者。臨床前的研究觀察所得:清除衰老細胞能夠為身體帶來益處,並且似乎沒有長期的負面後果。因此學界和業界都致力於研發消除衰老細胞的新藥和策略,期待將其良效應用於人類的健康領域。
抗衰老療法(senotherapeutics)可概括地分為兩類:(1)抗衰老藥(senolytics),主要是清除衰老細胞(附註 一)。(2)衰老調節劑(senomorphics),主要是阻斷衰老細胞所導致的傷害(附註 二)。這些藥劑可抑制來自衰老細胞的促發炎路徑,並降低累積在組織中衰老細胞所帶來的傷害。這些抗衰老的分子機制中,令人感到興趣的是 PI3K/Akt/mTOR 訊息傳遞路徑。
生理狀況下,PI3K/Akt/mTOR 路徑受到胰島素、生長激素和細胞激素等刺激所引起的反應,在葡萄糖代謝、巨分子生物合成和氧化還原平衡方面扮演關鍵性的調控者,主要目的是在維持系統的代謝恆定和維護各個細胞的生長與代謝。然而不正常的開或關(on/off switch)將導致此路徑持續性地活化,引發細胞的病變而導致難纏的疾病,例如阿滋海默病(附註 三)和癌症(附註 四)。
有趣的是槲皮素(quercetin)和漆黃素(fisetin)能夠抑制 PI3K/Akt/mTOR 訊息路徑,減少衰老細胞的累積和降低衰老細胞所導致的傷害。Quercetin 和 fisetin 在路徑上可作用於多個標的分子,包括 PI3K。Quercetin 的使用,目前進入 phase 2 臨床試驗者有慢性腎病和骨骼健康,而 phase 1/2 者有阿滋海默病;fisetin 的臨床試驗,進行 phase 1/2 的有膝關節炎和 phase 2 的骨骼健康。
由於臨床試驗尚未完成,quercetin 和 fisetin 目前並非正式的臨床用藥,僅是以健康食品的面貌呈現於巿場。Quercetin 和 fisetin 是天然存在於植物中的類黃酮(flavonoids)。富含 quercetin 的蔬果有蘋果、藍莓、葡萄、柑橘和綠茶;富含 fisetin 的蔬果則有草莓、蘋果、葡萄、奇異果和洋蔥。因此本人僅僅推薦來自這些天然植物(而非健康食品)的 quercetin 和 fisetin,期待這些蔬果對清除衰老細胞和降低其所導致的傷害,有所助益。
此外文獻指出,規律的運動可以對抗造成細胞衰老的各式刺激,包括 DNA 損壞、粒線體失能、氧化壓力和發炎,防止衰老細胞的累積和強化衰老細胞的清除,達到降低老化相關疾病的風險,例如心血管疾病、阿滋海默病、中風、癌病、糖尿病、骨質疏鬆症和肌少症。
附註
(一)抗衰老藥(senolytics)
衰老細胞對治療藥物的敏感度具多元性。抗衰老藥的攻擊點包括:(1)抑制 tyrosine kinase (TK),可啓動某些型態衰老細胞的死亡,(2)抑制 BCL-2 family,可透過粒線體調控機制誘發細胞凋亡,(3)抑制 HSP90/histone deacetylases (HDAC),可促進衰老細胞凋亡,(4)裂解 forkhead box protein O4 (FOXO4)-p53 complex,可釋放 p53,誘發細胞凋亡,和(5)GAL-prodrugs 經由 senescence-associated-β-galactosidase (SA-β-gal) 處置後,可誘導攻擊衰老細胞,(6)有趣的是抑制 PI3K/Akt/mTOR 訊息路徑的 quercetin 和 fisetin,可增加實驗鼠的壽命。
(二)衰老調節劑(senomorphics)
絕大多數是透過調控 SASP 以降低衰老細胞所造成的不良影響。Rapamycin 可直接抑制 mTOR 而增加實驗鼠的壽命;rapamycin 亦可降低 SASP 的生成,為生命帶來益處。Nuclear factor-κB (NF-κB) 是 SASP 的關鍵性成分;抑制 NF-κB 的活性可降低細胞促發炎反應。此外 HSP90 的抑制可調控 SASP 的生成,JAK/STAT 抑制劑和 IL-6、IL-1、TNF 阻斷劑也具有相似的成效。這些分子說明了來自衰老細胞的促發炎路徑可被抑制劑所衰減,繼而降低衰老細胞累積在組織所帶來的傷害。
(三)阿滋海默病與腦神經異常活化的 PI3K/Akt/mTOR 路徑
阿滋海默病患者腦部神經細胞有著異常活化的 PI3K/Akt/mTOR 路徑。過度活化的 PI3K/Akt/mTOR 路徑能夠促進 Aβ 的生成,並降低 Aβ 的清除率。Aβ 可與胰島素競爭胰島素受體,隨之誘發此路徑持續性的活化,進一步促進 Aβ 的生成。這種正向迴饋效應將導致生成過量的 Aβ,並堆積在腦神經細胞,與阿滋海默病患者腦神經所伴隨的胰島素阻抗有關。此外 mTOR 亦可增加 τ 蛋白的轉譯,促使 τ 蛋白過度磷酸化而導致神經纖維纏結。與 Aβ 相比,τ 蛋白過度磷酸化被認為與突觸的喪失、認知功能的衰退更具相關性。
(四)PI3K/Akt/mTOR 路徑在癌細胞形成常態性的活化
腫瘤抑制基因的突變使得 PI3K/Akt/mTOR 訊息傳遞路徑在癌細胞形成常態性的活化事件,誘發大量 HIF-1α(缺氧誘導因子-1α)的生成。HIF-1α 可促進細胞膜上 Glut-1(葡萄糖轉運子-1)的表現、增加 LDH-A(乳糖脱氫酶-A)和 PDK-1(丙酮酸脱氫酶溵酶-1)的活性,導致癌細胞擁有嗜糖的特性,並且能夠生存於缺氧、酸化以及大量自由基的微環境。缺氧、活性氧物種以及酸化能夠抑制受損 DNA 的修䕶。此外 HIF-1α 亦與血管生成(angiogenesis)、發炎有很強烈的相關性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