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糖篇:糖尿病藥物 Metformin、GLP-1 與 SGLT2 的差異與應用

台大退休張國柱


隨著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,市面上的降血糖藥物種類也越來越多。不少人拿到處方時會感到疑惑:「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吃同一種藥?到底差別在哪裡?」今天,我們就從三大常見糖尿病藥物,二甲雙胍(Metformin)、GLP-1 受體激動劑(agonist)與 SGLT2 抑制劑(inhibitor),來一場深入淺出的比較,探討它們的作用原理、效果、副作用與臨床應用。


認識三大類藥物的工作方式


1. 二甲雙胍(Metformin):

此藥可說是糖尿病治療的「基本款」,最常見的第一線用藥,適合剛診斷糖尿病的人服用,價格便宜,效果穩定。它不靠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來降低血糖(因此不易引起低血糖),而是透過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、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反應(敏感度),讓血糖自然下降。AMPK 的活化被認為是 Metformin 最關鍵的降糖機轉之一。由於 Metformin 對細胞能量代謝路徑的廣泛影響,近年來科研人員開始探索其在抗衰老方面的潛力。動物模型研究顯示,Metformin 可以模擬熱量限制效應,改善代謝健康並延長某些模式生物的壽命。

2. GLP-1 受體激動劑:

類似我們體內的腸道賀爾蒙「GLP-1」,這類藥物能刺激胰島素分泌(但只在血糖高的情況下)、抑制升糖素、減緩胃排空速度。它還有一個超棒的優點:降低食慾、幫助減重。常見的如 liraglutide(利拉魯肽)與 semaglutide(司美格魯肽)甚至已被核准作為減重藥物(但須經醫師評估)。總而言之,GLP-1 受體激動劑透過複合機制達成血糖控制:增強胰島素、抑制胰高血糖素(均以高血糖為前提),並影響消化及中樞途徑來抑制食慾,使其成為強效且相對安全的降糖藥物。

3. SGLT2 抑制劑:

這類藥物的原理很特別,它讓多餘的葡萄糖直接從尿液中排出,等於讓腎臟「主動放行」糖分。除了降血糖,這類藥物也有顯著的心臟與腎臟保護作用,像 empagliflozin(安妥糖納)與 dapagliflozin(達格列淨)就是目前在慢性腎病與心衰竭患者中特別熱門的選擇。總的來說,SGLT2 抑制劑的核心作用是通過腎臟排糖、排鈉來降低血糖及血容量,同時誘導體內代謝從碳水化合物轉向脂肪利用,帶來體重、血壓的附帶改善,並透過腎小球反饋機制直接保護腎臟


注意!這些副作用與限制


- 二甲雙胍:可能會引起腹瀉、脹氣。腎功能太差(eGFR<30)不建議使用。

- GLP-1 類:初期可能噁心嘔吐、食慾不振,需慢慢增加劑量。曾患胰臟炎者需審慎評估。

- SGLT2 類:可能造成尿路感染、體液流失,特別在夏天或年長體弱者需補充水分;也可能在特殊情況下引發罕見的「酮酸中毒」。


結語:糖尿病治療走向個人化


過去糖尿病治療幾乎一面倒地開立二甲雙胍,現在則更重視「個人化用藥」。醫師會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、器官功能、體重目標與心腎風險,選擇最合適的藥物或藥物組合。因此,了解這三大藥物的不同,就能在與醫師討論時更有參與感,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治療選擇。




比一比:血糖效果與其他好處


下表比較三類藥物在血糖控制、體重與器官保護上的表現:

項目

二甲雙胍

GLP-1 受體激動劑

SGLT2 抑制劑

降血糖效果

中等

中等偏低

體重影響

微減或無影響

明顯減重

有減重效果

心血管保護

有初步證據

有強力證據

有強力證據

腎臟保護

間接

部分證據

明確保護作用



哪種藥適合我?看身體狀況來決定


患者狀況

建議藥物

初診糖尿病、無共病

二甲雙胍

有心臟病或中風病史

GLP-1 SGLT2 抑制劑

有腎臟病(如慢性腎病第三期以上)

SGLT2 抑制劑優先

有體重控制需求

GLP-1 SGLT2 抑制劑

老年人或易脫水者

二甲雙胍或 GLP-1,慎用 SGLT2 抑制劑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心臟篇(1):認識心臟肥大

血流篇(2):Poiseuille 定律 vs Murray 定律

心臟收縮力學 (1):心臟收縮力之量化